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欧美剧其它2017

主演:沃尔克·布鲁赫,丽芙·丽莎·弗赖斯,莉奥妮·贝尼希,拉斯·艾丁格,米谢尔·马蒂切维奇,弗丽茨·哈勃兰特,延斯·哈泽尔,卡尔·马克维斯,耶迪斯·特里贝尔,克里斯蒂安·富里道尔,托马斯·蒂梅,汉娜·赫茨施普龙,索斯藤·默滕,本诺·菲尔曼,雅各布·马琛茨,朱利叶斯·费梅尔,彼得·库尔特,马蒂亚斯·勃兰特,恩斯特·施托兹,斯维里娅·雅努索斯凯伊特,戈德哈尔德·吉瑟,艾琳·伯姆,艾沃·皮茨克,乌多·萨梅尔,吕克·费特,丹尼斯·布尔加兹列夫,罗纳尔德·策尔费尔德,梅雷特·贝克尔,特里斯坦·皮特,安东·范·卢克,莎斯琪

导演:汤姆·提克威,亨德里克·汉德罗厄格滕,阿希姆·冯·博里斯

 剧照

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2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3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4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5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6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3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4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5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6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7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8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19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9 16:03

详细剧情

  犯罪年代剧《巴比伦柏林》由汤姆·提克威自编自导,背景设置在上世纪二十年代的柏林,故事聚焦社会大环境下的生活百态。

 长篇影评

 1 ) 因为喜欢Cabaret

昨晚开始看“babylon Berlin"。警匪本不是我的茶,只是过去好多年里,"Cabaret"一直被我当成自己没有之一的最爱电影,这个剧里有很多对Cabaret的“致敬”。

看了两集,来龙去脉并没有完全搞清。主角是科隆官二代警察,来到柏林警署加入“社会风化小分队”(vice squad,大概是朝阳群众那个功能,集扫黄缉毒剿私于一体)。表面上看,他追缴黄色电影和照片,并捣毁制造窝点例如图四(还有一个功能,他拿缴来的黄色照片跟药店老板换药磕,你看,哪里的条子不腐败捏?),实际上是为了拿回至少销毁一盘可能关系某领导前途的证据录影,大概是这半年来油管上爆料时经常拿来威胁对手的那种。

女主是贫民窟的孩子(住地类似大兴环境,似乎更脏乱差,尚未被驱赶),白天是警署谋杀队的临时工秘书,晚上是所谓的爵士baby(舞女还兼点儿别的)。与男主的交叉点出现在警署电梯,相撞,照片散落一地,她的都是谋杀,他的都是爱情动作。匆忙中拿混了一张,这是最常见的包袱,后来断胳膊断腿的血腥照出现在兴冲冲欣赏黄片的药店老板眼前,镜头切换,不知下文。

另一条线,是流亡的托洛茨基支持者第四国际同志们的反革命(反斯大林)行动。地下印刷厂,为五一国际劳动节暴动做准备,伪造旅行文件。然而被最信赖的革命同志向苏联大使馆举报了(图五七是革命同志),随即的血扫印刷厂一节有塔伦蒂诺“无耻混蛋”的影子,哗哗哗哗全是窟窿全是血。

卖高级酒的以次充好被餐饮大老板请喝茶,哦不是,请吃饭,煎鱿鱼吃到一半,出现《权力游戏》二丫的影子,“舌头是上帝给我们的最好礼物,能如此精准优雅地辨味,而本身也是一道美味…”哪里是鱿鱼。

一锅杂烩,还没理清,可是,who cares!好看啊,撩人啊,今年的电影电视里最让人视觉满足的就是它了。

(当老年人有一个好处,觉少,一天能过出28小时)

 2 ) #别看我 #只是短评写不下了

我单方面宣布德国人才是最会拍男人的!

同样是追寻一个谜团,男主是那么的易碎,那么的脆弱,那么的奄奄一息,苍白无力。他穿着整齐的灰暗而又价格不菲颇具质感的衣服,眼睛的颜色很浅而又总会透露出疑惑的,惊恐的眼神。他背靠错综复杂而又高高在上的权力,被隐晦地命令去寻找并销毁这个权力下的秘辛,但是他又是如此的被动,如此的错愕,好像第一次从纯洁的伊甸园来到杂乱不堪下流无比的人间。他被黑布蒙住双眼,他依靠药物让自己停止发抖,但有时候他来不及服药,他躲在厕所的隔间,仰面躺在马桶旁瑟瑟发抖。他不停地给自己的爱人写信又不停被这种背德的愧疚鞭笞,他在昏暗的忏悔室像神的代言人祷告,他爱上了自己哥哥的妻子,他拿着枪指着所有人,却像一个脆弱的破碎的布偶娃娃,发出乞求被他人支配甚至凌虐的邀请。

女主呢,在破旧杂乱的老屋子里,面对着以言语猥亵自己的姐夫泰然自若穿上丝袜,面对硬拉着自己的小乞丐得意反击,面无表情整理所有的凶杀图片,到点下班轻松自得。她的小低跟永远那么坚定的踏在她前进的路上,无论是在酒馆下面的皮肉交易所,还是宽阔敞亮的警局。她的眼神坚毅,再深的黑眼圈也挡不住锋芒,她永远不卑不亢,游刃有余地利用自己的身体,外貌和天赐的智慧与野心去挑战不可能,无论是作为未被登记在册的妓女,还是一个被人看轻的怀揣警察梦的文员。她永远机敏,充满活力,甚至有些孩子气的狡猾和顽劣。她跳舞,和男孩约会,逃避冗杂的文书工作,却也会拿起木棍暴打羞辱自己的姐夫。

很高兴奶飞肯拍真正的“事业型女生”,女性的坚韧,聪颖,自尊,不甘卑弱在女主身上展现的淋漓尽致。也很惊喜奶飞竟然知道如何最大化发挥男主身上的脆弱感,以至于我几乎是完全按照色情片的角度在欣赏男主(还是上好的色情片那种。)

就剧集本身来说,画面的质感没得说,配乐更是加分项,尤其是几场“靡靡之音”下的乐舞和杀人场景来回穿插的画面,比昆汀要优雅多了,收放自如,克制但有万钧之力。那种糜烂的奢华和可以预见的隐秘的衰败丝丝相融,包裹住剧中人物,带动着观众的心也不由得向深渊里沉去。故事以多线展开,最后虽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结束,但是能够清楚地交代出每条线的走向与彼此之间的关系——

女主以惊人的智慧和胆识在这些线之间游走,穿起整个故事,而男主(仅角色)是个非常非常非常不容错过的花瓶。

 3 ) 有点德国版长安十二时辰的感觉

第一次看德剧,而且在一天内飞快追完第一季,实在太想分享这部剧了。 这部剧从剧名上来看,Babylon,巴比伦,乍一看很快就能联想到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关键词有奢侈繁荣黑暗糜乱等等;和Berlin并列,恰好可以暗示1929年柏林的情况。 说实话,囫囵吞枣看到最后一集,才慢慢品味出一部分剧情,但概括起来也很简单,主线故事是来自Köln的警官二代男主小泪沟(要是不抓住他的部分特征在一堆男演员里我真的辨认不出来)来到Berlin帮助他父亲寻找并销毁记载着德国正在参加选举的高级官员丑闻的录像带,副线是他正好也碰上了在Berlin活动的第四国际的地区领导人为支持在土耳其的领导人而运送一大笔黄金、各派产生了斗争。 1929年的柏林是什么情况,我看完剧以后狂补历史,豆瓣里有写的特别全特别好的,我就不班门弄斧了。了解了历史以后,我更感兴趣的是剧里对此进行的阐释,豆瓣里有一个概括非常恰当:满目疮痍的世界里的众生相。Jeder einmal in Berlin,每个人都该去一次柏林,但是这时的柏林是什么样子呢?我倒觉得,有点类似于中国晚唐时期的长安:繁华背后是满目萧然,有点长安十二时辰的意思了。 还有一点我个人印象较深的是,不细细看下去,你永远不知道每个人究竟是什么样的,但是,反过来说,就算是看下去了,人,也不能定性或好或坏。这个剧,细细的线索太多了,人物之间的关系一眼看不完,我才看完第一季,还有第二季,真的是很有意思的剧啊。

 4 ) S1(二)夏洛特格里安CP线巴比伦柏林第一季

必有剧透 按季更新 第一季共三篇

第一季夜总会这场戏算是两人发展的重点。胖警察在广场上看到两人买烟的场景就看出来两人之间互生好感,那么夜总会这样一次借工作之名的非正式约会则是关系的发展,尤其男方明显被夜店里充满活力的夏洛特深深吸引了。荷兰人夜总会这个异装癖Club的场景也选择的好,有几个方面都表现了对格里安来说打开了新世界了,一是夏洛特笑他约9点那地方要半夜1-2点才去呢,二是摄影师小哥的出现格里安其实很震惊吧但是大家都安之若素,不能显得自己像个科隆来的土包子吧,几方面都让人感觉柏林是很自由的地方(所以他给嫂子打电话就开始有了想让她来柏林的想法,因为这里自由啊没人会说我们啊,看得出来他已经向往柏林了)。从演技爆棚的异装癖歌手这里获得重要情报后两人放肆跳舞的场面也太欢乐了,之前格里安去那个小酒吧跳舞就看的出来他很喜欢跳舞舞技出众还能翻跟斗(想说那时候跳个舞真不容易啊运动量太大技巧要求太高比郑多燕要累多了吧)。这个铺垫就是想说两人兴趣爱好很一致啊,先是相互有好感现在发现两人还能玩得到一块去多好啊。(夏洛特那么喜欢玩如果发现格里安去了酒吧是个很无聊的人该多无趣)之后就有点俗套的互问有没有结婚啊有没有对象啊这类问题,没事问这干嘛呢,说明互相好感都增进了,搞清楚这些问题是发展的前提。这里格里安说的是我的事情没那么容易(想起来就沉重啊),但那晚的夏洛特应该给了他一种很轻松的感觉。

离开俱乐部后的戏是个要仔细推敲的地方,尤其是对话部分。男主提出要送她回家,家,对女主来说是个沉重的话题,那个贫民窟的家,那个一地鸡毛的家,她可不想露怯,于是就委婉的拒绝了,说自己还不回家还要去别的地方。格里安应该很难get她是因为这个原因回绝了他,所以有点困惑,那么晚了你还要去干嘛?因此好像还问了一嘴。刚要走她突然好像想起来什么,问做你的助理谁会给我钱吗?格里安不知怎么回答说了句我们(的工作关系)不是才刚开始吗?

为什么突然问了这样一个略显突兀的问题?试着理解下。女主生命中大致三类男人:第一类是男客户,这里就别说什么道德问题了,饭都吃不饱家人都养不活,马斯洛需求理论了解一下,当然后期胖警察因为关键时刻帮她出钱葬妈,对他产生了一些依靠感,超越了客户和相互利用的关系,这另说;第二类是朋友,比如那个学解剖的逗比,可爱但早亡的小警察,他们都是朋友,都属于有好感床单可以滚一滚,但也别太认真的类型,(郊游游泳时格莱塔问夏洛特,你喜欢他(指逗比)吗?夏洛特说你怎么会这么想?可见夏洛特心里是很清楚的)这姑娘后期晚上不愿意回家去,都去这些朋友家留宿,也是个寄托,但注意只是朋友,不是男朋友,她当时回答男主的是我可连男朋友都没有呢。第三类就是认真的对象了,当这样的理想型出现的时候,她是想要争取的,但是她考虑的不是我如何千方百计接近你,而是我需要先把自己变得更好,不能是现在这个样子;这也解释了她为什么这时候问报酬的问题呢?有人付薪水给我=我可以慢慢放掉之前那份皮肉生意了=我可以考虑一场认真的爱情了?而为什么是男主?我觉得可能是在女主掩藏在机智敏锐表面下,那些她在小心掩饰的苦大仇深、千疮百孔,她在男主身上也找到了类似的东西吧。

这就要回到男厕所那次偶遇了,男主最狼狈最不堪的样子,不过如此了。她无意中救了他,他表示有件事要拜托她的时候,她毫不犹豫的抢答,我知道我懂的,做了一个保密的手势。男主想要掩饰自己的脆弱,她太感同身受了,这是一种从心底里的共鸣与理解。经历过此事的两人,再相见必然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夏洛特,她看到了格里安身上别人都看不到的一层底色,并不是表面那样风光的官二代。两者之间彼此都产生了一种更深的联结。

这每一次的交汇,都是庞大剧情中的一小点,但是每一点都如此连贯与合理,随着剧情徐徐展开,不紧不慢,简直是深谙点到为止的马老师。

 5 ) 跟着德剧学历史——1929年的柏林与世界

(一)剧中讲到托派团体计划以柏林为中转站,将从苏联偷运出来的黄金转运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这段故事的历史背景是苏共重要领袖之一托洛茨基在1927年因与斯大林权力斗争失败,被开除出联共,随后被流放到中亚阿拉木图(今哈萨克斯坦),1929年1月干脆被逐出苏联。因此托氏只得前往土耳其伊斯坦布尔避难,生活颇为清苦。
因此剧中托派小团体“红色堡垒”才要将黄金送往伊斯坦布尔资助托氏“不断革命”,对黄金的争夺是片中一条主线。
片中有”红色堡垒“成员振臂高呼“打倒斯大林”并向斯大林画像上投掷飞刀的桥段,正是为了刻画托派与斯派的极度仇恨,所谓“同行是冤家”嘛。
但片中高喊“第四国际万岁”,是不大符合历史的,因为1929年托氏尚未放弃对“第三国际”领导权的争取。直到1933年希特勒上台后托洛茨基才组织了第四国际。
主人公之一阿列克谢·卡达克夫之所以在“红色堡垒”遭到重创后也不去联系实力雄厚的德共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这个小团体完全是个“异端”。早在四年前德共就已把德国托派团体“马斯洛夫——路特.费舍集团”开除出党选举了新的领导人,并全面倒向斯派。因此卡达克夫根本不敢借助德共的力量转运黄金。被德共发现等于被苏联发现,照样被特工打成马蜂窝,因此卡达克夫只能像老鼠一般东躲西藏,甚至和黑道联盟,试图复仇。



(二)剧中讲到德国WORKER阶级在5月1日惨遭屠杀,这一事件就是严重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血腥五月”事件。把时间再往回倒一倒,我们看到在1929年的柏林WORKER阶级的势力异常庞大,甚至颇为革命。
但这一切又是如何落幕并走向反面的呢?
这就要聊一聊魏玛共和国当时的政治环境了。随着德国工业的崛起,德国工人阶级成为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其主要代表者就是德国社会民主党与德共,而这两个党在一战前其实是一个党,那就是1863年成立的“德国社会民主党”,这个党的部分思想源流来自马恩,长期以来还是比较追求正义与进步、关注底层人民疾苦兼有一定民族主义色彩。
该党是第二国际中的重要党派,但在围绕是否应该支持德国GOV打一战这个问题上,德国社会民主党内部发生了大分裂,中右翼支持打一战,左翼反对。最后结果是德国社民党选择支持一战,直接造成第二国际解体。同时该党左翼(斯巴达克斯派)自行分裂,于1919年成立德共。
在魏玛共和国时期社民党是第一大党,甚至是执政党,但其一般只有30%左右的选票,属于弱势党,为此其频频与其他政党组成联合GOV。又因其与德共关系尴尬,所以两党总是若即若离。造成33名平民死亡198人受伤,1200余人被捕,警方也有47人受伤的“血腥五月”发生时,恰逢社民党成员赫尔曼.穆勒出任德国总理。德共对政府的表现大为不满,两党关系降至冰点。德共中极度亲苏的武装组织“红色阵线”也因此被禁(事实上德共并不像片中那么人畜无害),关于这个组织嘛,可以把“红色阵线”和“冲锋队”看做光谱的两端。“血腥五月”事件导致工人阶级的力量进一步分化,一个不入流的政党趁机崛起,虽然现在他还很不起眼,在1928年的大选中他仅仅获得了2.6%的选票,但在一年后他们将爆炸式增长,并将社民党和德共通通消灭,他的名字就是——纳粹党!
PS:在波兰下跪的德国总理勃兰特和前些年的德国总理施罗德都是社民党成员,该党延续至今,依然是德国政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该党自认为150年来行的端走得正,大节无亏,因此一直没改过名字。是德国政党中唯一一个从没改过名的老党派。



(三)剧中第二集阿列克谢·卡达克夫的情人斯维塔就叛变了。她为了独吞黄金,向苏联大使管告密,引来格勒乌(?)的杀手将“红色堡垒”的成员通通打成马蜂窝。
其实这一段也是和历史不符的,因为1929年4月,斯大林派虽然早已和托洛茨基派势同水火,但是肉体消灭这一条还没有搞。双方尚把对方视为“党内矛盾”,主要靠思想斗争、开除左籍这种方式分出高下。在德国对托派的捕杀是从1930年代才开始的。虽然斯大林于1931年就说过“事实上托洛茨基主义早已不再是GC主义的一个派别了。事实上托洛茨基主义是反对GC主义、反对苏W埃政权、反对苏联SH主义建设的反G命ZC阶级的先锋队”但第三国际、苏联对欧洲托派依然没有采取肉体消灭的方式加以解决。但随着斯大林地位的日益稳固,到了1934年借由基洛夫(联共中央政治局委员)遇刺事件,斯大林展开了大肃反。并开始对托派进行肉体处决。在德国捕杀托派残党的工作由格勒乌负责。
说起“红色堡垒”成员的掩护职业“乐队”也有点可说之处。其实后来德国的确有一个红色情报机构叫“红色乐团”其活动时间为1938-1942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发出过“巴巴罗萨”行动即将开始的重要情报,1942年其领导人犹太人特雷珀被捕当了双面间谍,后逃至法国,二战结束后被苏联人关到卢比扬卡监狱待了几年,不知道片中是否算借用了这个典故。
至于托洛茨基本人那就更有意思了,从土耳其出来后他又辗转法国和挪威,期间试图进入美国但罗斯福死活不让。
最后只好在墨西哥安身,1940年8月托洛茨基在墨西哥被斯大林派出的杀手敲死,一代风云人物就这么窝窝囊囊的死掉了。
在下一节中我们将讲述国防军的故事,这可是全剧中一根威力无比的暗线呢。


(四)在剧中的国防军将领及一战老兵喊出了“是谁背叛了我们?社会民主党!”的口号。
咱们前面知道德共和社民党因为理念之争和“血腥五月”事件貌合神离,为什么国防军也对这个执政党如此不满呢?
一切的源头还是在一战。
1917年底俄国爆发革命局势动荡。国防军认为只要和俄国达成停战,趁美国还没全面投入战争,把东线部队及时调往西线就能取得战争的胜利!
而国防军的这一梦想真的部分实现了,1918年3月列宁签订《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割让323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宣布退出一战。
德国国防军看到了一战胜利的曙光,但是由于长期战争对德国社会造成了巨大创伤,后方的人民已经无法忍受,遂揭竿而起。以社会民主党斯巴达克斯派为首,联合海军、工人举行“十一月革命”宣布推翻德皇威廉统治,成立了以社会民主党为首的民主共和国。
由于后方政府宣布投降,正在与英法美浴血奋战的德国国防军不得不放下武器停止作战。
但国防军中高层对停战极为不满,他们认为德国还有很大的获胜可能,毕竟停战时整个德军的建制仍然保持完整,德军还保有大量的部队可以作战。协约国甚至都还没有打入德国境内。
国防军认为是社会民主党这帮叛徒摧毁了即将到手的胜利——即传说中的“刀刺在背”。
同时根据被迫签订的《凡尔赛和约》德国部队要从1000多万削减到10万,军官从5.6万削减到4000人,且不得拥有重型火炮、坦克这种进攻性武器,甚至不能生产重机枪,这一条约让国防军受到了极大的侮辱。大量军官失业后的怒气也无处散发。
国防军很快得出了结论“是谁背叛了我们?社会民主党!”

 6 ) 一份指南向的五星推荐

我个人是很喜欢看质感的历史剧的,然而这部剧的优缺点几乎同样明显。其实在看到导演的时候我大概就有预感了,就像《云图》一样,这位导演痴迷于多线叙事,容易让人看得摸不着头脑。所幸这次是电视剧,给了导演足够空间铺线。饶是如此,我也差不多在第一季的结尾部分才基本搞清楚整个布局。所以这次就不搞直抒胸臆那套了,写一篇指南向的推荐,顺便自己也理理思路,准备开始追第二季。

1.魏玛共和国
       首先,这部剧的历史背景对我来说挺陌生的,讲述的是魏玛共和国时期的故事。魏玛共和国是指1918年至1933年期间采用共和宪政政体的德国,也就是一战与二战之间的德国。而《巴比伦柏林》的故事开始于1929年,这是一个比较敏感的时间,毕竟差不多两年以后元首就上台了。
       1929年柏林的局势其实已经岌岌可危,阶级分化严重、各色政党林立。失业问题的空前严重,动摇了当时的社会根基,数量巨大的失业人群极易被操纵从而颠覆当前格局。此时,各方势力暗地里的制衡勉强维系住了柏林表面的平静,然而任何一个微小的举动都会牵动各方的神经。男主格里安因为调查一卷胶卷,从科隆来到柏林警局,但却最终深陷其中,与各方势力纠缠在一起,难以抽身。

2.社会民主党、第四国际、黑色国防军与地头蛇黑帮
       其次,整理一下第一季里围绕在男主身边的各方势力,大致有四个。
       一是以犹太裔警局长官本达与男主父亲为代表的德国社会民主党,也就是当前执政的那个党派。男主来到柏林,正是受父亲委托处理掉那份对他们不利的胶卷,而他此行的目的也得到了长官本达的支持。目前来看,男主应该是社民党那一派的。


       二是由男主住处的前房客卡达可夫领导的,潜伏在在柏林的第四国际势力,旨在推翻苏联斯大林政权。虽然第四国际的人在前几集就被灭的只剩下一个人,但他凭借一车厢黄金的诱饵,成功地搅乱了柏林的局势。而男主因为追查误入他房间那个苏联司机的死因,陷入这个由第四国际制造的漩涡。


       三是男主在警局的搭档沃尔特背后的势力——主要由军队成员组成的“黑色国防军”。其实这方势力是其中最不起眼的,似乎只是利用钢铁商人Nyssen偷运了毒气,然而这群人在最后几集的出场却让人细思极恐。他们多数是一战的老兵,打着怀念战友的名号聚会,却试图再次发动战争收复失地。而且在喜爱给小男孩灌输战争思想这方面,与元首真是极其相似。这派势力也向男主抛出了橄榄枝,而男主因为录像带的冲击似乎也有些动摇。


       四是拥有胶卷试图勒索政客的本地黑帮,这群人还因为黄金的诱惑加入了火车的争夺。还有那个研究PTSD的医生,似乎试图利用男主心理创伤控制他,不知道是不是和他们一伙的,这里我看的不是很清楚。

3.胶卷和火车
       再次,整理一下第一季的案件,主要都是围绕胶卷和火车这两样事物展开的。
       胶卷是男主格里安来到柏林的最初原因,而在最后一集男主也成功将胶卷从黑帮手里夺走并销毁。这条线看似很简单,但是不排除后续影响深远。比如,胶卷内容对男主冲击巨大,可能会对他的立场有所动摇;而黑帮也不可能就此放过,很有可能继续追究。
       火车则卷入了更多的势力,军队方面是为了争夺偷运来的毒气,而第四国际及黑帮则觊觎其中一车厢的黄金。因为第四国际的关系,这辆火车还吸引了苏联使馆方面势力。最终却因为女主的调查,成功被警局控制。可以说这趟列车牵动着军队与社民党当局之间的矛盾,也因为苏联使馆的卷入可能引发外交问题。

4. Charlotte Ritter
       最后还是要私心说一下女主。虽然近几年不乏优秀的大女主电视剧,但是这部剧里的夏洛特是我近期最喜欢的女性角色。外表苍白纤弱,内心却是超乎常人的坚定。她的身体里似乎蕴含着一股蓬勃向上的力量,以致浓重的黑眼圈都掩盖不住她眼睛里的光芒。我特别喜欢看她走路的样子,低跟敲在地上的声音给人一种不容置疑的感觉,似乎她一直坚定有力地在朝一个明确的目的地行进。
       私心非常希望夏洛特能如愿以偿进入警察局,不单单因为她在第一季表现出的(个人觉得远胜于男主的)查案天分,还有她身上带着的那股劲儿,是这部压抑阴暗的电视剧唯一充满生机和美好的部分。个人非常喜欢女主与朋友在周日游泳那段剧情,几个阳光灿烂的镜头一扫之前剧情带来的压抑,对于调和整部电视剧的基调非常有益。
    
以上都是个人观点,随便总结一下就可以开始舒服地追第二季了。

 短评

第一次看德语的剧,看了两集就很喜欢。毕竟被奶飞HBO养得口味很高的自己,找到一部对胃口的剧已经很不容易了。这部剧的优点是剧情紧凑,角色众多,各势力和利益方都值得去回味和深入解读,最重要的还是时代感的还原,真的非常入戏。继续追,希望不会烂尾~

4分钟前
  • 乜個
  • 力荐

史上投资最大的德剧,被称为“十年来全球最佳剧集”,果然牛逼的一塌糊涂,即便是最好的国产剧,跟人家也差着好几条长安街。

8分钟前
  • 白脸
  • 力荐

汤姆大叔转剧之后真惊艳。有生之年能不能等到一部巴比伦上海呢。

12分钟前
  • 库库尔坎
  • 力荐

希特勒上台前的德国。犯罪+悬疑+时代。多线叙事,精致场景,迷幻配乐。一切还只是开始。

17分钟前
  • 终结者
  • 推荐

Christopher Isherwood鬼混过的柏林就是这样吧

19分钟前
  • 猫咪建筑师
  • 力荐

史上最贵德剧,烧钱烧出了一幅华丽丽的魏玛德国浮世绘,格局大(试图描绘纳粹上台前的德国社会众生相),着眼小(由一列火车引发的系列案件),画面养眼,摄影音乐奇佳,各国的电视剧都奔着电影的制作水准去了。目前已预定三季,这样的剧集请多拍几季好嘛!

24分钟前
  • momo
  • 力荐

山雨欲来,时代变革前,每个人都以为自己会是例外,殊不知早已是历史的齿轮。官商勾结,黑色交易,政治权力,错综复杂的多线叙事描绘出一幅当时德国社会的全景图。色情场所的奢华迷离拼凑仅有的华丽,剧中的打光和摄影极为精致。第二集最后枪战的太棒,就像用《歌厅》的手法剪辑了《无耻混蛋》。

28分钟前
  • 后自愈
  • 推荐

神剧先mark下。谢谢鱼哥推荐

33分钟前
  • lisnooker
  • 力荐

片子的主线很明确,就是为了给科隆市议员销毁不雅录像带,但这一条主线放在纸醉金迷,暗藏危机的魏玛共和国的背景下就很有意思,各种真实历史事件构成的支线是本剧最大的亮点,托洛茨基的黄金,德国共产党在5月1的流血事件,军国主义的黑色国防军的复仇,对德国社民党的敌视,魏玛建制派对黑色国防军的提防和遏制,每一条支线都是真实的历史事件,再加上本剧对于战后的ptsd的士兵,失业的工人,没有生活保障的底层人民,夜店里奢靡的德国人,种种魔幻场景的叠加描绘了一副魏玛共和国的浮世绘。不管是书还是影视作品,市面上都少有对魏玛共和国的详细研究,所以像巴比伦柏林这样的德剧与其说是娱乐作品,不如说是一个文献,让大家更清楚的了解在希特勒上台前魏玛共和国的样子,也给希特勒为什么上台留了一个很好的注解

37分钟前
  • 含笑半步颠
  • 力荐

看了两集以后,竟然在柏林街头遇到了男主,于是继续看了下去。

39分钟前
  • 最后的12码
  • 推荐

我这人完全没法抗拒Raymond Chandler-esque风格的东西

40分钟前
  • Madeoan_
  • 力荐

可与《柏林亚历山大广场》对照,相同的社会背景——一战战后创伤对个体与民众心理的影响,各方势力与国内外诸政党盘根错节、错综复杂的利益制掣关系;汤姆·提克威拿手的多线叙事倾力运用,描摹政治狂潮风雨欲来前夕的全景图,群像相当考验脑力与剧本,各条线索悬疑感并进,合力拼凑细节。配乐佳。

44分钟前
  • 欢乐分裂
  • 推荐

(9/10)魏玛共和国末期百态。第一集街上几百人全是群众演员,并非电脑特效。和以往魏玛题材只能和纳粹挂勾不同,这部的主角是共产党、保皇派、黑帮、还有维护即将倒塌大厦的魏玛官员。德国曾距离全面赤化如此之近,也受到复辟的威胁,而议员则为保护来之不易的共和成果不择手段。珍惜共和成果的人很多,但执意倒退搞领袖崇拜的亦不少,在一系列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最后却是纳粹的上台。(这是第一季,准备撸第二季去了。)

48分钟前
  • [己注销]
  • 力荐

铁路迷就问一个问题,火车是怎么从用宽轨的苏联开到用标准轨的德国的🤔?

51分钟前
  • 水田英松
  • 力荐

那个年代蹦迪还有套路的啊。。。。。。。。动作统一得像广播体操,还有人在台上领操。。。。。。

52分钟前
  • 铁人拿大梨
  • 推荐

第三季结束后,男主角又上了战场无缝续接《我们的父辈》……

55分钟前
  • 叶孤城
  • 力荐

儿子给爸爸找性爱录像带的故事?

57分钟前
  • RayLee
  • 推荐

女猪是妥妥的斜杠青年,白天警局文员,晚上pub不可描述 咳咳咳。。

1小时前
  • Wongwongwong
  • 力荐

怀旧神剧 细节大赞 有几场拍得很飞

1小时前
  • 文泽尔
  • 力荐

神剧,尺度堪比HBO,但又带着德剧制造的严肃正剧范儿,一桩桃色丑闻背后的政治角力,非常引人入胜的设定,尤其是光影和构图非常惊艳, 暗黑又复古,刺激又香艳。

1小时前
  • 搬砖侠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