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禁城

记录片中国大陆2021

主演:内详

导演:吴志勇

 剧照

紫禁城 剧照 NO.1紫禁城 剧照 NO.2紫禁城 剧照 NO.3紫禁城 剧照 NO.4紫禁城 剧照 NO.5紫禁城 剧照 NO.6紫禁城 剧照 NO.13
更新时间:2024-05-17 04:03

详细剧情

节目以“紫禁城”为眼,以“变局”为切入点,用《王者》《基业》《远路》《惊变》《际遇》《异象》《交融》《盛世》《思危》《图存》《破晓》《新生》12个篇章,站在大历史的视角,选取中国近600年历史进程中若干“变局”事件,在历史的拐点中解读得失,从千年中华文化中汲取中国智慧,以深沉思辨的目光,透过紫禁城来认识世界,也让世界从紫禁城浓缩的600年中读懂中国。同时,节目创造性地为12集节目量身打造了12首音乐主题歌,邀请不同特质的歌手进行多元化演绎,将历史文化的绵长厚重寄于音符和旋律之间,实现传统文化的创新表达。

 长篇影评

 1 ) 狂澜

今天看第四集,狂澜。

瓦剌进攻北京。北京严阵以待。北京城门即是明朝的大门。北京德胜门,明军大军在于谦的率领下,打败瓦剌进攻。北京保卫战取得胜利。明代火器起到重要作用。

甘肃白银永泰古城。(有空去看看古城)。

于谦受到英宗的排斥。天下悬之。北京于谦祠。《石灰吟》要留清白在人间。就是对他一生的诠释。

乾清门为界,分东西两边。明成宗潜心修炼艺术,喜欢书画瓷器。同一时期,欧洲文艺复兴开启。以史为鉴,不断放眼未来,才能不断持续发展。

 2 ) 好好的纪录片,请不要拍成档案

本来还挺有兴趣的,主持人一出来瞬间就不想看了。。。拍的好?!我是没见哪个好看的纪录片拿主持人顶的。。字数还不够,好吧,居然还有人拿这个和河西走廊比。。。就每集片尾靠明星打歌的形式来拍纪录片,您还是头一回呢,那给您二颗星,以示鼓励?!字还少了。。。。。。。。。。。。。。。。。。。。。。。。。。。。。。。。。

 3 ) 这部纪录片改变了我对明朝的认知

如果你是和我一样对于明朝历史未曾深入了解过,那么,我觉得这部纪录片适合入门,足以激发兴趣,至少我看完了明朝部分,迫不及待买好了万历十五年。

明朝曾有过辉煌的“仁宣之治”,而朱棣也确实有治世之才,有远见,有担当。

他在位期间促成正式迁都北京,“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为了彻底解决边疆之患,他把自己放到了对敌的第一线。

他在位期间开启了军事谋略和发展的新篇章,派郑和下西洋,开启明朝海洋文明,以商贸形式沟通沿海各国,展示天朝上国之姿,对南夷之患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并创建了神机营(火器特种部队),开创世界先河。

他在位期间主持修订了永乐大典,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百科全书,他拥有婉约、清雅的审美,永乐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的重要时期。


即使只是粗略了解了明朝发展史,却也突然明白了为何那么多人对明朝发展有着惋惜、遗憾。

明朝拥有一个如无数朝代一样的盛世开端,不论是军事硬实力,还是外交软实力,包括开国几位皇帝选择的策略都与当时国家整体政策方向匹配,朝政清明,思想先进,拥有持续向前发展,甚至完成跨越的潜力。但谁也不曾想到下西洋这样一个打开了海洋文明新纪元的开放政策会被叫停并自宣德年后几乎再没主动涉足过,直至隆庆开关。更没想到的是仁宣之治后紧随而来的大事竟是扭转了国运的土木堡之战。

如果仅是这样,有惋惜但不会附加过多遗憾。

仁宣之治后国力国运不如从前,但明朝仍然遇上了历史上最难得的天赐机遇。

万历年间,大航海时代、东西方科学融合等,即便不主动作为,也依然靠被动卷入世界海洋贸易中累积了大量白银,国库充裕,并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实体,为沟通东西方贸易往来作出了贡献,而西方在此时对中国政治文化的追求和尊崇达到了顶峰,可以说,纵然人为在作死,但命运依然眷顾明朝,遗憾的是,万历终究不是一个心系朝政、心为天下子民的皇帝,终日不上朝,错过了复苏的黄金时代,也错过了可能从封建时代向近代进化转变的一次机会。

如此,怎能不惋惜,不叹息,不遗憾......

 4 ) 无语

朱元璋让迁都的嘛!编剧都不学初中历史嘛,看的时候以为在说朱棣,谁知道再说朱重八,没说朱五四。。。。。。。。。。。。。。。。。。。。。。。。。。。。。。。。。。。。。。。。。。。。。。。。。。。。。。。。。。。。。,。。。,,,,,,,。。。。。。。。。。。。。。。。。。。。。。。。。。。。。。。。。。。。。。。。。。。

 5 ) 紫禁城就像一本历史书

翻开这本活的历史书,我们能读到的是中国古代宫廷及国家的起起伏伏。也能了解到为什么中国没能同西方一起进入现代社会。而紫禁城见证了这一切。。。。。。。。。。。。。。。。。。。。。。。。。。。。。。。。。。。。。。。。。。。。。。。。。。。。。。。。。。。。。。。。。。。。。。。。。。。。。。。。。。。。。。。。。。。。。。。。。。。。。。。。。。。。。。。。。。。。。。。。。。。。。。。。。。。。。。。。。。。。。。。。。。。。。。。。。。。。。。。。。。。。。。。。。。。。。。。。

 6 ) 王鼎

王鼎(1768年—1842年),字定九,号省厓、槐荫山人,陕西蒲城人。清朝中后期政治家。 王鼎为嘉庆元年(1796年)进士,自编修累官内阁学士。以大考优异、学识品行超群,擢工部、吏部侍郎,兼署户部、刑部,兼管顺天府尹事等职。道光中,先后察办河南仪封河工、两淮、长芦盐政、督办祥符河工,署理直隶总督、河道总督,官至军机大臣、东阁大学士。

王鼎力主禁烟,支持钦差大臣林则徐赴广东查禁鸦片。

道光二十年(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王鼎极力主战,反对议和。琦善因在对英交涉中获罪被革职锁拿进京,王奉旨审理。他在上奏中说:“不杀琦善,无以对天下。”并且对琦善的党羽一一制裁。

同时,随着战事不利,道光帝开始动摇,将林则徐等革职充军,遣戌伊犁。正值河南祥符(即河南开封)黄河决口,王鼎负责督塞河口。他上疏道光奏留林则徐助襄河工,治河竣工后,又奏请任林则徐为河督。时英国侵略者二次海上北犯,道光帝怕得罪英人,仍坚持将林则徐发往新疆。 王鼎回到北京后,向道光帝力荐林则徐之贤,并痛陈和议对国家的危害,怒斥首席军机大臣穆彰阿为当代秦桧、严嵩。次日又廷诤,道光仍不听,抽身欲走,鼎牵衣苦谏:“皇上不杀琦善,无以对天下;老臣知而不言,无以对先皇!”道光气恼,甩袍下殿。

道光二十二年四月三十日(1842年6月8日,《陕西省志·大事记》 为道光二十二年二月初八日;《近代中国大事年表》为道光二十四年四月十二日;本志从蒲城王鼎纪念馆考证资料)深夜,王鼎效法春秋时卫国史鱼尸谏故事,怀惴“条约不可轻许,恶例不可轻开,穆不可任,林不可弃也”的遗疏,自缢于圆明园私邸,享年74岁。王鼎死后81天,《南京条约》签订。林则徐听到王鼎尸谏的消息悲痛万分,写了《哭故相王文恪公》诗两首,赞王鼎“伤心知己千行泪,洒向平沙大幕风”。

王鼎为官,改革河务、盐政、平反冤狱,颇有政绩;又以清正刚直闻于时,死后家无余财。著有《淮河源流考》。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王鼎

 短评

近几年关于紫禁城的纪录片、节目等越来越多了,我觉得应该往专题方向去做了,以小见大,不该再这么泛泛而谈了。

5分钟前
  • 南国之风
  • 还行

主创者的思维可能还是《档案》栏目的延展,主持人也“习惯”性地走来走去摇头晃脑装腔作势自说自话,看似满腹经纶实则外强中干。紫禁城在北京但不仅仅是北京的,北京台如果把自己一直定位于地方台,那就只能呈现出地方台的格局,哪怕再多的外景也是装在一个小匣子里,哪怕再宏伟的主题也是看似“锦衣”实则“夜行”。

10分钟前
  • 断水流
  • 还行

北京卫视之"档案"之"紫禁城"

15分钟前
  • ×○×~~~
  • 还行

巍巍紫禁城,见证了明清的权游往事,历史不过是一次次地轮回与重演。任何一个朝代的灭亡都是咎由自取。要是苍天有眼,大概也会说:我还是给中国太多机会了...预算很足啊,每集都有不一样流量明星或实力歌手唱主题曲,就是摄影比较马虎,各种辗转腾挪加速减速的,比较坏气氛。

20分钟前
  • 阿孝咕
  • 推荐

以紫禁城为载体,讲述明清故宫的大历史。视觉上还不错。

25分钟前
  • Jasmine_长乐
  • 推荐

很好看 除了人声曲真的没必要

27分钟前
  • raku
  • 力荐

文案好!看了整部,被最后保护文物的“典守精神”所感动!凝视600年的故宫,见证中华风云变幻的600年。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29分钟前
  • Diana走边边
  • 推荐

好看

32分钟前
  • 马史
  • 力荐

略微枯燥 弃了

37分钟前
  • 羊羊plus
  • 较差

紫禁城是线索,内容是600年历史,不过由于篇幅有限还是比较浅,但也知道了以前不知道的一些知识。

40分钟前
  • 微果儿
  • 力荐

借紫禁城之名,行所谓加强文化自信和勿忘国耻之实。犯了纪录剧集最大的忌讳之一:几乎完全照本宣科,几乎完全按照史实的顺序与角度。总体几乎毫无影视加工创作的痕迹。题材的精彩与丰富不是创造平淡的流水账的理由。

43分钟前
  • 大耳朵
  • 较差

历来说,如何如何读懂中国的,都是一场骗局

46分钟前
  • 南極貓頭鷹
  • 还行

看片名本来以为是讲建筑,没想到看了一部明清史和近代史。感觉什么都想讲,什么都没讲透。主线和逻辑不够清晰。主持人出现或许突兀,我只是想看个纪录片,并不想看配乐诗朗诵。唯一触动我的一个片段,是抗战胜利后,在太和殿广场上举行日本投降仪式,20万群众参加。穿越时空回看,这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一百多年,这座宫殿见证的唯一决定性胜利,成为民族的转折。沧海桑田实属不易。现在出现越来越多关于故宫的纪录片,概述容易同质化,想要脱颖而出可能需要在一个方面切入,《我在故宫修文物》和《故宫新事》就是其中佼佼者。

47分钟前
  • 小麦
  • 较差

认认真真看了头两集。北京台制作的纪录片有一个特点,特爱展示主持人。主持人站那儿表演式讲述看过没有100遍也有80遍,你老老实实画外音让观众好好看正片不知为啥就很难。这部《紫禁城》挺期待的,一集下来无聊的不知讲些什么也就算了,还是没躲过拍的跟MV主角似的主持人又来演了。我声明我对具体的个人没一点意见,就是接受不了这个风格。想拍纪录片就好好拍,不用花里胡哨音乐风光走位地一通整,不伦不类,就差从盘古开天开始讲了,前比不了《故宫》《故宫100》《故宫六百年》后比不了《我在故宫修文物》《故宫新事》,知识也没咋涨镜头还都似曾相识,给4星实在是太爱故宫。片名叫《我在故宫讲故事》比较合适。

48分钟前
  • Eigagann🇨🇳
  • 推荐

中规中矩的介绍紫禁城~

53分钟前
  • 秋霆小朋友
  • 推荐

在叹息与感叹中了解了很多知识。

56分钟前
  • Hachiko
  • 推荐

开播啦!追。看了三集,历史视角记录一座城背后的风云翻涌,格局太大了。每集下课铃都换首新歌,风格迥异。可以承包这一个半月的周末时光了!

60分钟前
  • tangmm
  • 力荐

推开一扇门,两朝三世六百年,紫禁城内你方唱罢我登场。只有故宫仍旧在那里,见证了六百个岁月流转,沉淀了六百个寒来暑往,不悲不喜,威严如旧。

1小时前
  • Mia
  • 推荐

追想当年事,殆天数,非人力。心之故宫。@2021.12.11

1小时前
  • Sissi
  • 推荐

长使英雄泪满衫

1小时前
  • 小程同学
  • 推荐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