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女嘉莉 2013

恐怖片美国2013

主演:朱丽安·摩尔,科洛·莫瑞兹,加布瑞拉·王尔德,波茜娅·道布尔戴,佐伊·贝尔金,萨曼莎·温斯坦,Karissa,Strain,Katie,Strain,安塞尔·艾尔高特,Demetrius,Joyette,朱迪·格雷尔,巴里·沙巴卡·亨利,阿琳,马泽罗勒,Evan,Gilchrist,Eddie,Max,Huband,亚历克斯·罗素,Tyler,Rushton,卡伦·普莱西,杰斐逊·布朗,辛西娅·普雷斯顿,凯尔·麦克,马克斯·托普林,莫娜·特拉奥雷,德里克·麦克加特,克里斯·布里顿,哈特·巴克纳,詹姆斯·法

导演:金伯莉·皮尔斯

播放地址

 剧照

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1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2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3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4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5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6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13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14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15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16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17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18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19魔女嘉莉 2013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4-11 05:03

详细剧情

宛若小兔一般的嘉莉·怀特(科洛·莫瑞兹 Chlo? Moretz 饰)在妈妈玛格丽特(朱丽安·摩尔 Julianne Moore饰)的严格看护下成长起来,与学校那群开放浪荡的女孩相比,她就如同从纯洁的童话世界里走出来一样,一尘不染。在一次事件后,过分惶恐的嘉莉成为克莉丝 (波茜娅·道布尔戴 Portia Doubleday 饰)、休(加布瑞拉·王尔德 Gabriella Wilde 饰)等女孩们嘲笑和欺凌的对象。极度的压力和耻感之下,嘉莉意外发现自己仿佛拥有神奇的魔力。另一方面,深感惭愧的休劝说男友汤米。邀请嘉莉参加毕业舞会。而遭到校方惩罚的克莉丝则处心积虑要进一步羞辱嘉莉。   小魔女用魔力逃脱母亲所编制的樊笼,而她的人生充满更多的不可测……

 长篇影评

 1 ) 和1973年版的对比

    声明:看完老版时觉得片子一般稍好,加上年代有些久,挺期待新版。然而看完新版后才觉得老版很好看。本文主要涉及老版的优,可能会因为先入为主有不客观的地方,请自行斟酌。
    13版嘉莉的预告挺精彩,当时忍不住就先看了1973年版的《魔女嘉莉》,虽然没什么特效,但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今天一览科洛版嘉莉,才发现这一版的翻拍不是为了超越,只是为了能够衬托出原版有多好看。
    首先是女主的选择。科洛已经被原版的一个眼神所秒杀。73版中女主一亮相就散发出内向,孤僻和怪异的气质,更不用说那犀利的令人发寒的眼神,已经完全和嘉莉融为了一体。新版中,科洛那甜美的脸蛋和丰腴的体态实在无法让人联想到,她会是一个被孤立和受欺负的女孩。也许是科洛本身的气质不适合这样的一个角色,虽然能够看到她表演的很努力,但她本身的气场实在盖过了嘉莉的角色。
    然后是年代的选择。翻拍不一定非要安排在现代,整个故事更适合60或70年代的美国。而把背景设定在现代后,编剧和导演们显然没有做的很认真。70年代的时候,高中时还不知道月经就已经很奇怪,而在高度信息化的今天,仍有人在高中时还不知道月经初潮就说不过去了。
    剧情上新版处理的还算及格。但放在现在这个时代背景下,故事的原有矛盾就被弱化。原版中对于母亲的表现比较成功,新版中虽然增加了母亲的戏份,却没有塑造出一个完全痴迷宗教,几乎与外界隔离的怪妈妈形象,而更像是塑造了一个宗教教自虐狂。原版中妈妈对宗教的痴迷和热爱是第一位的,女儿是第二位的,女儿对妈妈的依赖度是非常高的,在新版中,妈妈对女儿的爱更加明显,女儿显得更加独立,使得嘉莉看起来是叛逆,而不是受长期怪妈妈压迫下的突然爆发。对于其他女生的表现,显得一笔带过,远提不上真实或丰满。原版中克丽丝·哈金森是个本身很漂亮又爱慕虚荣的女孩,在女生中人气很高但又不太讨人喜欢,她浮夸风骚,但对嘉莉也并非完全恶意。新版中的克丽丝显得幼稚无脑,在对嘉莉的恶作剧中也显得被动。原版中令人印象深刻的还有女体育老师,对于嘉莉来说,她更像一位妈妈,充满女性的温柔善良,同时又充满母爱,嘉莉也对她非常信任。每每看到体育老师,嘉莉就好像看到了另一个依靠,而在新版中,体育老师成了酱油。舞会对话的戏份也删掉了,但为什么不删的干净一点?
    在镜头上,原版中的慢镜头运用的很好。开头的浴室戏份在慢镜头中显得优雅又香艳,最后克丽丝拉绳子的时候,无声的慢镜头和对苏的交叉剪辑,即充满了张力,又给观众留下想象的空间。新版中仅有的几个慢镜头略显乏力。原版中和汤米的共舞,对于从未接触过男孩子的嘉莉来说如临梦幻,没有对白的镜头加上温暖的灯光,使得时间仿佛在他们两人的舞步中停止,那是嘉莉最幸福最美好最梦幻的时刻,和后的杀戮和孤独形成巨大反差和对比。新版中的共舞虽然多了两人的交流,但没什么表现力。
    细节上新版似乎根本就没有在意。校长(不知道是不是校长)对于嘉莉名字的暧昧显示了他对于嘉莉事件的怠慢和敷衍了事,这也是嘉莉在舞会杀死他的原因之一,新版虽然也有,但只有一处,更像是对原版的简单模仿。妈妈对于苏母亲的传教,即表现了母亲对宗教的痴迷和执着,又表现了她和其他妈妈们的疏离。克丽丝的死党混入舞会幕后工作显得真实,又给予酱油角色以生命。克丽丝和男友在车里的既爱又恨的打闹使得两个人的角色都非常丰满,也表现了两人浮夸虚伪的关系,更让克丽丝显得肤浅和讨人厌。到了舞会不下车也是女生想要的虚伪。这所有的一切在新版中都被省略。
    至于翻拍中的改变。就最后的杀戮来说,原版中是长期压抑后受刺激的突然爆发,嘉莉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凶手,而更像是个受害者,新版中,科洛嘉莉俨然成了一个冷血的杀手。体育老师活了下来,可以接受。嘉莉弑母时苏来帮助有些画蛇添足。对于超能力,原版中嘉莉害怕又谨慎,科洛版很是高兴也乐于使用,更加弱化了嘉莉孤僻怪异的性格。因为怀孕而没有被杀完全改变了原有的苏因为是真心相帮住嘉莉而阴差阳错的被赶出舞会得以存活表达的因果报应的意味。
    总体来说,科洛版的嘉莉翻拍的敷衍了事,不伦不类,新世纪的特效也完全没有给人过瘾的感觉,看看原告就算了。

 2 ) 魔女和超级英雄只差一个妈

按照史蒂芬金的写作逻辑,邪恶之所以邪恶就是因为他邪恶。1408房间,占领街道的卡车,小丑,火炉等等都是这样,都是出生即恶魔。

但是嘉莉是我看过的史蒂芬金作品或改编的影视作品里唯一一个有善良本心的存在,虽然她拥有恶魔的力量。

全片没有交代为什么嘉莉拥有恶魔的力量,或者说嘉莉就是恶魔,恶魔就是这一股力量,可以一直复活,就像嘉莉老娘说的,我们需要一遍一遍杀死他。在嘉莉死后,这股力量又转移到了苏的孩子身上。所以说拥有力量就是邪恶之源,而不是使用力量的人。这其实也符合史蒂芬金的写作逻辑。

如果嘉莉从小接受的教育不是天天耳边听到,你是罪孽,需要祈祷而得到救赎,不是老娘和她说,她与他们不同,因为上帝在看着她。嘉莉成为猩红女巫或者X教授也未可知不是吗。

虽然嘉莉遭受校园暴力是她失控的导火索,但失败的家庭教育才是根本原因。

家庭环境使嘉莉变得自卑,软弱,离群,而这样懦弱的性格使她成为了遭受校园暴力的羔羊。

而嘉莉有心融入正常人的生活,只差一步,功亏一篑。

作为一部反映了校园霸凌的影视作品,《魔女嘉莉》是成功的,她没有为霸凌者贴上千篇一律的标签,反而霸凌者也会害怕,霸凌者也会有良心发现。

但作为一部恐怖片和撒血浆复仇的爽片,实在不合格!前半段节凑太慢,我还没有恨得咬牙切齿呢,你人已经杀完了!看看隔壁《我唾弃你的坟墓》或者《蚯蚓》,这tm才是恐怖片和复仇爽片好嘛!

最后,我在想嘉莉是不是杀了很多无辜的人,其实不然,那些冷眼旁观者对于校园霸凌受害者而言,其存在不压于霸凌者!霸凌者因为要在晚会上公开给其他参加晚会的路人,因为你我他都是一路人!

说谎和沉默可以说是现在人类社会里日已蔓延的两大罪恶,事实上,我们常常说谎,动不动就沉默不语。 ——村上春树《且听风吟》

 3 ) 嗯嗯,Carrie这部电影反应了真实的美国学校。

大家好!
我今年22岁,男,在美国现在在加州洛杉矶读大学,我高三来的。刚来时我在华盛顿州斯波坎上高中。正如电影里所演,美国这边高校欺负侮辱人的现象还是比较多的,要不然每年必会发生枪击案也是理所当然。美国人和美国的社会风气就是这样,彼此碾压彼此竞争。同样你一旦有弱点别人就喜欢攻击你。 我刚来美国时就被人取笑过,其实也没什么,因为我英语发音不好英文也差沟通能力弱,同学总是叫我是弱智,retarded. 其实他们叫我retarded就retarded,我一个男的,无所谓。另外我在学校从没有真正的敌人对头,因为大部分人也确实把我当成弱智对待。

但是呢,有些人被欺负的很厉害,例如我班上有个胖子,叫berr,确实名字比较土,然后他说自己名字时发音也很重,所以班上所有男生都喜欢捉弄取笑他。他一出现所有人就一起喊他名字“Bear!Berr!Bear!”“Fatass Berr!”之类的。美国这里女的bitch也多,10个里边8个是婊子,也跟着一起起哄欺负人。
 后来我也跟着别人一起起哄,我还单独取笑过Berr,骂他死胖子,说他口吃笨的像头大象。但他推着我说你这个chink,儍比中国佬,你取笑我,我也取笑你。我突然反应过来,原来我也变得和那些欺负别人的人一样。所以我向Berr道歉,说我并不是有意那样说。“I don't mean that bro,I just took a joke,sorry man.” 我看到他快哭了的眼跟我说“It's ok bro,you are good you are good.”然后就头也不回跑了。
  记得有一次我在男厕所刚出来见过几个女生有黑妹还有白的一起欺负一个金发妹纸,我看这个电影才突然想起来那个妹纸和电影里的魔女carrie很像,她们抓她头发踢她大腿啊什么的。我当时就忍不住了过去挡住那帮bitch,我说"I don't hurt women but if you make me I'm gonna rip all your hair off!"把金发妹纸护回了图书馆。可惜后来我参加美国陆军然后来了加州,不然我还是蛮喜欢那个妹纸的。 我的几个朋友呢...可惜了,我关系好的几个朋友总是被欺负。我一个意大利裔的哥们曾经一起吃饭告诉我"Man,I hate those bitches,they're so mean,if they burn onthe ground and rolling,I would smile."
还有个白哥们,跟我说过"I fuckin hate those people,they are so stupid,all they know is fuck around with people and been fucked up."还有个朋友,一个白哥们,叫Kolanda,奥地利人。别人总是称他freak,怪胎,其实他一点也不怪,就是他也是和我一样看不惯那些人的愚蠢举动罢了,他作为白人行为举止也不像美国白人那样,毕竟他是欧洲来的。Kolanda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现在还经常在网上聊天,发短信,他高中毕业搬家去宾夕法尼亚州了。good man.

我这个人比较愤世嫉俗,cynical,我看不惯看不下去别人受侮辱欺负。我帮助我一个白人朋友反抗过别人,有次另外一个挺高挺壮的白人小子欺负他,单独捉弄他,我也很壮但不太高176CM,我朋友190CM可惜瘦的跟片似的,但我俩加起来就不一样了。我看到我朋友被从后边勒脖子,拖拽,我就冲过去勒那个人脖子,后来我们俩一起打他就把那个家伙吓跑了。所以...有时你会感叹美国人怎么这么傻比。可是有时你知道你真的无能为力,例如我见过一次学校集会,我的一个西班牙裔的朋友,是个很温顺的人,在集会场所外边被一群人围上,说是要和他摔跤比赛,但我那西班牙裔的朋友确实不太壮,还没我高,所以就是一群人一个一个欺负他,我离远了看到了,但我承认我懦弱了,我想过去但那边有一圈人,我低着头走了,后来那个朋友转学走了。现在想象有时我还很惭愧,。

另外我有个黑哥们,也是我一个非常好的朋友。这里就要谈到美国种族歧视了。我之前住在华盛顿州,本来这个州是80%纯白人州,然后我住在的地方斯波坎,95%德国裔美国人吧。金发碧眼一片片。所以黑人肯定是受到歧视很严重,白人嘴上不敢说,行动上歧视你。我是亚裔,所以我也没感觉过有什么歧视。直到有次我的黑哥们吃饭时就问我“Chen,tell me why people are so racist?”看出他很生气,肯定有人对他说了或做了什么种族歧视的行为。我说“Come on man,fuck them,they just been stupid.”但我知道我一个人也改变不了什么,最多能做的就是尽量安慰他。记得后来这个哥们去别的班,班上一个人就是说了些种族歧视的话,然后他用椅子暴打了那个人,结果那个黑哥们被勒令退学了。

今天我看了魔女carrie这个电影,让我想起高中时我在厕所见到那个被围攻的金发妹纸瘦弱的身影,让我想起以前的一幕幕,我也写不出这里众位哲学家们旷世的高深思想,长篇大论,毕竟我还没本科毕业...我只想说,Fuck them,魔女Carrie,好样的,good kill good kill,如果我在场也会像《上帝保佑美国》的结尾中主角一样拿起枪扫射那帮愚蠢的白痴。
  
这并不像仇恨的感觉,这只是对愚蠢行为的厌恶,但是有时这种厌恶比憎恨让人感觉更强烈。

 4 ) 魔女嘉莉,有心无力。

看了下影评,大部分都在借剧情抒发对校园欺凌现象的看法, 对电影本身评价寥寥,正好我是老版新版连看的,很想吐点嘈

首先对于两部都没看的人,建议先看老版,这么说吧,假设你先看老版再看新版,然后给出的分数是老版8分新版6分。那么先看新版,因为新鲜你就会拉高一分给7分,再看老版,因为相同剧情就会拉低一分也是7分。观感一个两极化一个趋同化,看你倾向哪一种了,我个人觉得第一种好,与其看两部中庸之作,不如看一部烂片加一部佳片,中庸片多得是,佳片可不多得,因为三流作品导致一流看成了二流,不值当。

废话太多了,回到电影本身。

老版是德帕尔玛的片,引用短评里桃姐的话,他”是个执着探索影像的导演“,这一点也使得老版显得和普通恐怖片有很多不同,很多地方因为特殊的拍摄制作方式都会让人感到有别于常规的新鲜和特别,比如风格迥异的配乐,偶尔的另类幽默感,虐杀戏的分割镜头等。最别出心裁的一点,是老版将校园青春生活文艺片和虐杀电影进行了混搭,使得它给观众带来的感受很独特,既有着优秀恐怖片该有的氛围与惊悚成分,又有着一层别样的伤感气质,老版魔女嘉莉,所包含的的不止是恐怖和血腥,还有青春的思考与迷失。

但新版却走了另一条路,不在革新观众体验上下功夫,而是另辟蹊径,导演选择了在”情”上做文章,尤其是母女情。导演想要把新版做成一部类似《孤堡惊情》那样以情动人的恐怖片,这个想法,其实是可以的,毕竟当下想拍的特殊风险太大也很难在这方面超越原版,但是因为种种原因,最终的电影成品却不理想。

首先是角色改的不好,新版人物远不如老版来的富有张力,老版的母亲,癫狂,变态,又隐含着一丝优雅。新版摩尔的母亲却变得隐忍,神经质,沧桑,内敛。这不仅使人物气场和吸引力少了很多,而且更始得后面杀女的剧情显得不那么有说服力,毕竟一个嚣张的变态杀女儿,怎么都比一个弱妇女杀女儿更合理。同样被改变了的人物还有女二和女三,老版里这俩人物,一个坏的一个好的,坏的那个漂亮迷人,好的那个则没存在感属于点缀,最重要的作用是结尾来点升华。这俩也都算不上极好或者极坏。新版把女二女三来了个回炉重造,邪恶的坏的都给女三,好的那部分甚至漂亮的外貌这点都给女二,以及增添了更多她帮助嘉莉的剧情,使得好的更好,坏得更坏,本来挺好的两个人物一下变得极其脸谱化。虽然知道这么做能够借女二对嘉莉得同情增加”情”的成分,但这实在改的不好,真要改,倒不如添些男女主之间的戏,嘉莉对男主的爱也不会显得有些莫名,也更能达到触动观众的目的。

同时剧情也改了不少。我觉得影响较大的两处,一处是舞会戏,原版所有人好的坏的几乎都死了,新版却愣是死了坏的,好的都活着(除了男主,他是引爆剧情的点,不死就没戏看了),妈蛋这是国产剧吗。嘉莉里还有一个好人角色,就是她老师,在老版里正是因为她和其他人的死,加深了故事和主角的悲剧性和戏剧性,使观众留下深刻印象,到新版她活下来了,倒显得这个角色多余了,女二尚且可以负责”情”的部分和作为剧情延续,老师这个角色彻底变成了没用的酱油。另一处就是母女关系,其实在老版里,是看不出母亲对女儿有什么母爱可言的,更多的倾向于占有,新版对于母爱这部分渲染多了很多。比如送女儿上下学,对女儿说我爱你,陪着女儿睡觉等,结尾也特意将母亲直接死掉的剧情改为了苟延残喘复活了一阵,好多跟女儿谈情说爱一会儿,结果她复活的那刻,看到一个全身插满飞刀的中年妇女一边晃一边哼哼,把我给笑喷了,这母女情既不够深入又显得滑稽,本该是出彩的地方,却差点变成败笔。

然后便是演技问题,摩尔的演技个人认为并不逊色于老版,只是风格不同且角色发展空间要逊于老版罢了,更偏爱那种就看口味了。

至于科洛那就是真的不行了,其实她本来演技也不是很好,海扁王这种片她还能应付,一到真正需要演技的立刻暴露缺点,做作,不自然,个人特点太鲜明,比如雨果和魔女嘉莉都是这样,科洛本人是个较为强势气场较足的妹子,嘉莉的懦弱畏缩,被她演的像偷了别人东西的贼,什么柔弱惊慌的表情演戏痕迹不要更明显,只有发怒的时候还算可以,更重要的是, 茜茜·斯派塞克的老版嘉莉被演出了一种极其真实的freak感,就是你看到这个角色,你就会觉得她被排挤就是正常的,因为她与周围格格不入,从说话到行为到神态,都与常人有别,很显然的边缘人,而科洛在不刻意扮柔弱的时候,看起来和一个普通女生完全无异,这也是新版最被大众诟病的一点,最后的虐杀戏,完全要靠演技才能撑起高潮。

最后,我认为老版被改动的,最重要的,便是新版对老版的”反常规“丢弃。

就拿开始的月经洗澡戏说吧(这个词好像有点奇怪),老版用唯美的慢镜配上舒缓的音乐,不疾不徐的运镜,朦胧的画面,极富美感,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个小清新电影,然后用一个带着明显性隐喻的大腿流血的镜头将气氛破坏,这就是老版的一个”反常规“之处,新版则顺着生育戏将这段拍的压抑,沉闷,摄影配乐无任何特殊之处,因为科洛年龄的原因也将那个性隐喻镜头也改成了更平和的方式。这样倒不能说有什么错,毕竟这年头恐怖片都是这么拍的,只是对于魔女嘉莉来说,如果要循规蹈矩的拍,那么在这个本身也不是很有新意的故事上,就更难有发挥,新版多处不如意,其实最重要的也多是这个原因。新版校园戏拍的不够别致有风格,虐杀戏更是老套的完全没有老版来的刺激爽快,与如今好莱坞流水线的B级恐怖电影没有区别。

现在明白之前为什么我要扯这么多老版的东西了吧?因为老版的成功就是在于它对于电影本身各种非套路化的大胆创新手法,注意是对电影的创新,不是对恐怖片的创新,两者有区别的,后者可以是将其他类型片元素搬到恐怖片上,前者则是直接对电影的一些基本准则作出挑战,是更具胆量也更能让人产生新体验的行为。而新版从第一个开场镜头开始,就宣告了它对老版那些颇有新意的反常规元素的彻底丢弃,刻意添加的直接血腥镜头,规矩的摄影,规矩的配乐,剧情角色被改的缺乏特色,一切都是为了更加符合主流价值观,之前所说的缺点都是源于此,不知道这样做是导演意向还是受制片商控制,我倾向于后者,但是无论什么原因,从一开始,新版魔女嘉莉就已经注定会输,因为在一个被各种框架框的死死的命题作文电影之下,枉导演再用心,也只能是无能为力。

 5 ) 觉得翻拍的不错啊,为什么那么挑剔?(剧透)

   期待了好久,终于看到了,觉得还可以,至少不是个烂片,还是有很多拍得不错的地方。
  首先谈谈老版。也许我品味没你们高,我不大喜欢老版。老版女主演技非常棒,也很符合这个角色,令人拍手叫好,但其他角色就很一般了。体育老师还可以。大碧池的角色不够圆润,就是一份简单的风骚漂亮和恶毒。那个母亲则演得好浮夸。最后的舞会大屠杀就是不停的喷水(那个小红帽是被喷死的么),不停地电人,连个血腥画面也没有。感觉就是PG-13的级别的感觉(除了露点)。大碧池和她的男友死的也很简单。删去了原著苏和嘉莉结尾的交谈,也令我不太满意,感觉这样苏来舞会的情节有点多余。但是弑母情节拍的很出彩。

     再谈谈新版。选角问题,我觉得朱利安摩尔演的很棒,简直就是奥斯卡影后级别,有惊悚的感觉,比原版要好;而科洛莫瑞兹也许演得没有原版的好,但对一名童星来说,演得也很好了,特别是玩水球和来月经那两段,让人同情又心疼,还有那种被人认可后的受宠若惊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舞会爆发更是有复仇女王的范儿,这对专门主演B级血腥片的科洛来说是得心应手。苏也很漂亮,汤米也还好,尤其喜欢那个体育女老师。大碧池形象更丰满了,从与苏的决裂和父亲对她的态度可以看出她是在悲愤之下做出捉弄嘉丽的决定,但她还是很bitch。其次,背景情节补充点更多了,比如开头生下嘉莉并差点杀掉嘉莉的情节,我很喜欢,与结尾相呼应。特效也好了不少,有许多偷偷练功的情节,也有很多现代化的元素,特别是一些流行歌的配乐。还有一段我也比较喜欢,就是将嘉丽在家做衣服,碧池挂猪血,苏的惆怅三个情节不断交替,营造出紧张气氛。参加舞会前,还加了一段将妈妈锁在橱壁里的情节。科洛也美得惊人。舞会上的泼血镜头也很惊艳令我小小的震惊了一把,随后重中之重的屠杀爽爆了!原版是喷水舞会,新版是喷血舞会:浑身是血的嘉莉一声咆哮,整个舞会的人和桌子都飞了,酷毙了,然后有撞死在玻璃上的(红发碧池),有被夹死的(卷毛男,跟原版的老师死法有点像),被飞桌爆头的(无辜的DV男),被践踏而死的(双胞胎姐),一群触电而死的,最爽的是黄衣大碧池被电线抽打+烧成烤乳猪,可以充分的感受出嘉莉的愤怒,但还不够狠不够血腥,应该群灭,而不是只杀特定的几个贱人,这点老版要好些。善良的老师被嘉丽放过了,我认为更合理一些(话说原著中的老师是怎样活下来的?)。
  话说老版和新版都没有小镇屠杀的情节,记得新版有一款魔女焚城的先行预告啊。现在有技术条件,为什么不拍?
  终极大碧池及其男友之死更详细更血腥了,不像原版那样简单的爆炸,令人大呼过瘾。弑母情节没有原版的好(当一堆飞过来的刀对着嘉丽母亲的镜头怎么那么有喜感),但与他人不同,我喜欢苏来救嘉利的情节。最后的梦境与血手更吓人了,也留下了悬念。
  总之,我觉得这是不错的翻拍,制作精良。看这部电影就是用来解气的,何必那么较真!
  

 6 ) 超能力是天赐,也是诅咒

1976年的《魔女嘉莉》是斯蒂芬·金小说改编的首部电影,至今仍是“金氏电影”中的佼佼者。1999年推出一部续集,品质不佳。2002年被翻拍电视电影,情节更为丰满,表演亦不俗,视觉效果相对简陋。此番重拍,情节上大致与原版电影重合,适合对比观看,以了解相隔近40年的好莱坞对同一题材的处理差异。

新版总体上比旧版阳光,对人性的描写偏乐观。一个很显著的改动是,体育老师一角没有表现出对嘉莉的厌恶,通篇充满同情和友善,嘉莉也在大屠杀中饶她不死。旧版的嘉莉受母训束缚更深,视社交活动为毒蛇猛兽,新版明确表达了她对融入集体的向往,旧版对舞会邀约半推半就,新版则满怀欣喜的置办行头,梳妆打扮,期待满满。旧版大屠杀的动因是幻视所有人嘲笑她,于是不分敌友乱杀一气,新版的杀戮更具理智导向,重点惩罚一对恶人情侣,颇有“冤有头债有主”的意思。大屠杀视觉效果不凡,大厅左右开弓火焰四起,配上撕裂般的背景乐,有一种都市中亲历邪恶力量的临场感,之后调戏肌肉车则大秀是漫画英雄片的范儿。稍微畅想一下,火力全开的嘉莉完全够格跟刚变身的绿巨人PK几个回合,那一招“浩克裂地斩”比本尊使出的威力更大呢。

回味起来,这版故事更像个青春期的荒唐玩笑,充满了青春期特有的躁动。金的原著是有明确隐喻的,少女首次体验经血标志着青春期的发端。影片从一开始就被包裹在离群少女彷徨不安的情绪中,放到15分钟,母女俩的矛盾之尖锐已接近爆发,当时的情绪直接引向高潮也够饱满。片中大部分矛盾,都是当事人一时头脑发热,做出追悔莫及的事来,尤其是那个黑心小丫头,自己也是被赶上架的鸭子。所以嘉莉非但没有滥杀无辜,弑母的正当自卫也更合理化,直到刀子插入一刻,都在表现她的内心挣扎,虽然观众此刻都恨不得这老妖婆赶快死掉。

朱丽安·摩尔充满病态的演绎入木三分,使人不寒而栗,口口声声“不让女儿受到伤害”时的神态,犹如一个连环杀手在做虚伪的祷告,叫人汗毛倒竖,脊背发凉。斯蒂芬金总是善于描写这种角色,慈眉善目下潜伏着一触即发的邪恶,如《闪灵》的作家,《危情十日》的老妇。我一直觉得步入中年的摩尔适合演女巫和精神病患者,前不久在《唐璜》里看她谈恋爱,真有点吓人,仿佛随时会摆脱知性柔弱的伪装,声嘶力竭的吼叫起来,不料那幻想竟在本片得到了应验。

现代影像设备和互联网为散播嘉莉丑态助纣为虐,高潮时重点表现她杀了一个拍录像的人,表明她对此类行为的憎恶。但同时,互联网也提供嘉莉探索潜能的窗口,将超能调整至随心所欲使用,成为她生活乐趣的来源,来自网络的资讯也助她意识到自己的异象与魔鬼毫无关联,偏执的母亲之所以不明缘由,固执的以曲解的基督教义自欺欺人,和她整天泡在工作不闻窗外事不无关系。所以很难说,数码时代对嘉莉来说是一个更好还是更坏的时代,只要人与人之间存在沟通的鸿沟,同情心的匮乏,只要人们仍不脱党同伐异的本能,对与众不同者报之以恐惧和嘲弄,嘉莉的故事会在任何一个时代上演。(文/方聿南)

 7 ) 这是一个没收到x学院和霍格沃茨入学通知书的悲剧。

老师是AD的秘书啊,在这里倒是人设很好,就是跳舞的时候又变回神经质了。
x学院和霍格沃茨的招生办太不负责了,竟然漏掉这么一个种子选手。看吧人间悲剧了。
物以类聚,什么样的女生就有什么样的男朋友。
女二腿也是长到没边际。
但是科洛这么好看的妹子会被排挤你也是在逗我。
仍然觉得女反派小贱人和她奸夫死得不够解气哼。
还以为全屏小哥是男主呢。
妈妈太恐怖了。
听说第一部更好看但是更压抑而且不解气所以算了...
结局那只手真的吓die了。
所以我坚持不看恐怖片的原则是对的。
我错了我再也不敢了妈妈QAQ。

 短评

妹子演的很爽很开心,只是这剧情俗套的落后了时代整整三十年,这样的情节差点让整部电影变成一部愚蠢的青春虐杀恐怖片,这类电影最怕脸谱化符号化的角色了,这年头角色早就不能把善恶放在脸上了。情节已经够愚蠢了,再加上脸谱化的呆板角色,舞会高潮戏再爽,这也是一部毫无新意的翻拍。★★

3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较差

居然被改成了超自然青春魔幻系血浆恐怖片。虽然创造能力有限,但整个气场确实差不多对味了。

5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还行

所以这种重拍真是冒险。小妞的形象不太适合神经质,尤其不适合被排斥的角色(喜欢还来不及)。基本沦为一部平庸的校园题材恐怖片,还有不少廉价的超能力展示。

6分钟前
  • 桃桃林林
  • 较差

选角有问题,科洛·莫瑞兹长这么漂亮,怎么能让观众信服?连柔美的洗澡戏都拍成了裹着含羞布的渣渣,完全没有任何翻拍的必要。和原版的宗教隐喻、气氛营造、摄影机机位及分屏岂可同日而语?新版唯一还算有点儿想法的地方莫过于用了生育来做首尾呼应。ps:至少比02年的电视版好看点。

8分钟前
  • 大奇特(Grinch)
  • 较差

猪血放一夜不结块吗……恐怖片已经变成超能力TEEN-SF了哈哈……翻拍还不算太糟

11分钟前
  • 恶魔的步调
  • 还行

本来抱的期望值就不高,所以看下来意外的觉得还不错,茜茜斯派塞克演技好但不漂亮,科洛莫瑞兹漂亮但演技平平,刚好一个互补。特别要赞一下音效和配乐,开头气氛烘托十分成功。。暴力萝长的可真快啊,不仅横向发展,连皱纹都有了。。

15分钟前
  • 张熊熊
  • 推荐

【C】如果没有原作,算是一部还行的片,但也止步于还行了,老版所有颠覆反常规的元素在新版里全部取缔,变成了流水线的B级恐怖片。不能标新立异就母女情深吧,可母女情也差强人意,母亲复活那段笑喷了。摩尔的母亲不够变态但够神经质,科洛就不行了,受演技和长相所限,完全没有演出嘉莉的畏缩懦弱。

17分钟前
  • 掉线
  • 还行

挺好看的,虽然不吓人

18分钟前
  • 豆丁
  • 力荐

主演好做作,另外原著有点改编起来确实有点……但导演还是很有想法的,咕咕

20分钟前
  • 庄常飞
  • 推荐

首映已阅。惊悚故事片,妈妈女儿老师同学ABCDEFG连同学的妈妈都、满眼美女,所以说史蒂芬金是有多埋怨宗教啊,安排一个认为正常生理变化都是荼毒内心逼着女儿祈祷的母亲角色,连挂的时候都要摆成耶稣受难的模样以暗示恶魔毁圣必自毁的主题,啧。“血”的意象贯穿始终(经血,红裙,猪血,血洗)不恐怖

22分钟前
  • 元气满满钱多多
  • 推荐

本来看在无比入戏的摩尔阿姨份上想给三星,但那绝对是对帕尔玛76版的侮辱。除了舞会虐杀部分快感增强之外一点灵气都不剩,十字架竟然钉上去又动手拔下来,邪典感尽失。科洛莫瑞兹这种甜心脸怎么可能是众人眼中的嘉丽,选角太瞎了。【后面真觉得,艾玛就是死神来了啊,这不就是实体化的死神妹么

26分钟前
  • CharlesChou
  • 较差

基于复制经典向来是不可能的任务,所幸我们就以一个全新惊悚片的角度看它。90分钟完全把故事讲砸了,剧情发展不合逻辑,细节完全顾及不到,嘉莉发飙的一段也只是短短带过,实在不足以称得上及格。但三星是打给嘉莉这个可怜的姑娘,所有幸福欣喜仅维持了短短一晚,继而殒身地狱,实在让人扼腕。

30分钟前
  • 饮歌
  • 还行

看的时候无数次笑场。总的来说是没什么新意的翻拍,只是新版对母女间的纠结稍稍比旧版多一点笔墨,然后多一份简单的血腥。莫瑞兹的鼻孔真的太大了,关键是两只大小还不对称。。。

34分钟前
  • a little mark
  • 还行

我十分怀疑科洛莫瑞兹在体验生活的几个星期里,学习了cctv6 15年前放的那种农村姑娘到了城里来什么都没见过所以有点怕的演法,很可怕。

37分钟前
  • Morning
  • 较差

大概在第60分钟左右正片开始,然后又过去了10分钟左右正片就结束了

42分钟前
  • 黄青蕉
  • 还行

前作是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本片做了很多与时俱进的改编更像是复仇爽片,当时女主要是选“爱丽丝”Mia来就更好了。能感受到Chloë很认真地在演,但这靓丽的外形和Carrie真的不贴。

43分钟前
  • 阿基米德
  • 还行

超能力不常有,如果嘉丽是一个普通人,她在遭受了何等羞辱和侮辱之后她要怎么活下去?现实生活中的“嘉丽”更令人心酸。愿学校里的欺凌者被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46分钟前
  • 狼矛
  • 还行

甜美外形无法饰演诡异的角色,Nancy Allen的出浴戏实在是无法复制,衰哥在舞会上也毫无感觉,纯粹为了演员加一星。

48分钟前
  • Carf
  • 还行

这种安静不发达的小镇太漂亮了。尤其是到五月份的时候,不是特别热,穿裙子被风吹过、裹在裤子和棉袄里一冬的小腿时,还会起鸡皮疙瘩。只有一条主街,买衣服和吃冰就在隔壁。到了晚上街上只剩teen,九点以后亮着的只有路灯和酒吧灯,风夹杂着青草香和树香吹过来的时候就太美了。

51分钟前
  • 然潘
  • 还行

科洛·莫瑞兹 跟 安东尼·霍普金斯 挺像的吧!

54分钟前
  • 豆豆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