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蒂2018

恐怖片美国,比利时,英国2018

主演:尼古拉斯·凯奇,安德丽娅·赖斯伯勒,莱纳斯·罗彻,奈德·丹内利,欧文·弗热瑞,理查德·布雷克,比尔·杜克,兰恩·皮雷,克莱蒙·马霍内,亚历克西斯·朱蒙特

导演:帕诺斯·科斯马图斯

播放地址

 剧照

曼蒂2018 剧照 NO.1曼蒂2018 剧照 NO.2曼蒂2018 剧照 NO.3曼蒂2018 剧照 NO.4曼蒂2018 剧照 NO.5曼蒂2018 剧照 NO.6曼蒂2018 剧照 NO.13曼蒂2018 剧照 NO.14曼蒂2018 剧照 NO.15曼蒂2018 剧照 NO.16曼蒂2018 剧照 NO.17曼蒂2018 剧照 NO.18曼蒂2018 剧照 NO.19曼蒂2018 剧照 NO.20
更新时间:2024-05-15 00:03

详细剧情

影片故事发生在1983年,樵夫雷德·米勒(尼古拉斯·凯奇 饰)与老婆曼蒂(安德丽亚·瑞斯波罗格 饰)居住在深山林里的一栋木屋。老婆曼蒂被一个价值观扭曲的宗教组织“新黎明之子”(The Children of the New Dawn)看上。该组织的领头杰瑞马雅(莱纳斯·罗彻 饰)欲收纳曼蒂入会未果,就在雷德面前活活把曼蒂烧死。雷德一度精神错乱,最终踏上复仇之路。

 长篇影评

 1 ) 剧情大体尚可,小BUG不少

看这种所谓的灾难电影,总会让我边看边思考: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

剧情男主应对灾难时的反应,还算用脑并且生活技能不错,对形势的判断和灾情的变化也观察得不错。

所以要说能力上,属于比一般人还是更好一点的水平。

但还是不能不说其中的几点BUG。

第一,夫妻俩手拿锤子,带着氧气罐出门寻求救援装备,出门就被一只“烈犬”追的鸡飞狗跳。两人干不过一条狗,还被追进河里,跑步也会浪费大量氧气,直接导致后面的悲剧。这个桥段太硬伤。

第二,救援人员说“雾”没有毒。但实际情况确实致命。人死狗亡(但烈犬不亡,还能跑)。“雾”跟空气的划分非常明显,可见密度要比空气大很多,必然包含水或者固态颗粒,由此推断应该只用过滤即可,不需要氧气瓶。简单的毛巾沾水或者口罩即可,全片都在抢氧气的情节就很怪。而且最后孩子直接能在雾里呼吸,只能说空气成分有改变,氧气含量应该没变。要不然都死了。

第三,救援迟迟不到,就因为车堵了?这是因为人没有腿,还是自行车扫不开码?

第四,导演让剧情中人们使用高阶工具都得心应手,但面对狗,火情,骑车,生理常识这种低阶知识就破绽百出?是人类的基本生存能力都退化了?

总体适合爆米花电影,别太认真。

 2 ) 你到底想看什么?

一部电影,多少会有个主题,只要主题还算清晰,多少你就会有个潜意识,在这样的环境下你到底想看到什么?这也就直接决定了你对这部电影的直接评价。对于评分,人是再自私不过的主观生物,把自己的意向强加于他人之上更是中国式特色,我是不在意的。电影就我的角度来看,很不错,我想看到的作者也已经表达出来了,所以我自己给高分,至于别人我是管不到的,推不推荐我更是不在意,你爱看不看😁。

 3 ) 人类与人类的反哺,人类与自然的共生

向死看,人在自然灾害下脆弱易逝,离开社会秩序很容易雪上加霜,陷入暴力混乱。影片几个远镜头提示巴黎沦为地狱,因毒气隔离而显得遥远。

与警察的智斗显示出导演的处理逻辑,让人联系到The Walking Dead里面为生存而争夺的生死较量。法国人对科学的清醒态度和面对生死的冷静睿智让人极度舒适,唯一的刀片就是整部影片的灵魂人物——女主,死在救女返程的路上。

再度回归生的话题。相较于这场震级不高,但危害性极大的自然灾害(有讨论说是惰性气体,惰性气体无色无味,很难进行化学反应,可见非也),当下的疫情恐怕更令人窒息。因为人与人无法隔绝,好在社会秩序利大于弊,只是让人失望而已。

升华到浪漫与爱。是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可以凌驾于自己的生命!女主太完美了,从精神层面上可以说是一个理想的母亲,教导她、肯定她、指引她,再残缺的生命也可以绽放自己的意义;同老者接受自己的结局一样,让人在平和感动的情绪下感受到生命的浓重意义;同父母愿意为了孩子的恳求而冒险接纳挑战一样,亲情的世俗意义在这里可以放大;希望在两个小朋友之间相互产生的爱意,可见我国的早恋绝对遏制不科学。

关键时刻,爱是挽救的力量。我以为导演会赶在女主中毒以前安排男主救下她,没想到这么完整独立的人格就消亡在手电筒的光芒背后。

爱也是力挽狂澜的希望,给人生的强烈希望。不然你看男主勠杀警察时眼底的悲凉、从不愿撞上男孩时的面对意外的处置,人性的本质就是爱啊。

男主说给女主的话,你们是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两个女性,没有我,你们也会很坚强。他也反向印证了自己所说的坚强,那一声悲呼和满脸泪渍充血的眼睛给赞,演员罗曼·杜里斯 Romain Duris值得一追,女主也很有魅力,佳片3星以上锁住。

父爱与母爱的不同,巴黎高知养育生存条件苛刻的子女下的坚韧和迸发的爱意,老者夫妇对住在隔街一楼已无生还希望的儿子的爱意,让人感念亲情弥足可贵,须要倍加珍惜。人格互相独立且交融的爱情是岁月铅华沥尽后相濡以沫的真情,女主说她一生最大的幸运,是爱上爸爸和有了女孩。

女主死在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刻,这样坐能在家教学、陪伴照顾女儿、修收音机,行能躲猎犬、自由导航拿航天服、狂奔在巴黎街头,还能闭气让人望尘莫及的人,就这样倒在了楼梯上的毒气中。

我今天自然醒,做了一个一模一样的梦,有很多空气污染灾难片的相似镜头,不料起身一搜,竟然2年前就已经有这样的神思相合之作,可惜之余不禁赞叹编剧对电影plot的铺设,创意很好,一口气看完很感动。给人力量和生存下去的希望,谨以此记记梦。

 4 ) 不能抱着看灾难片和科幻片的心态去看,这是剧情片。

披着灾难片的家庭伦理剧情片,法国片都有种独特的感觉,就是遇事不慌,很温和不暴力,与好莱坞完全不一样,与中国的团结抗灾也不一样。单纯讲伦理家庭,母亲为了救女儿死了,女儿自责,父亲说这是母亲的选择和你无关。而后就是结尾,原本正常的父亲被关在密封舱里,患病的女儿却自由了。很嘲讽?我不明白那对老夫妻是真的坦然。

然后来讲讲真实一点的,首先那么多人去哪了?楼顶住户都不在家么?远处高楼林立市中心应该有很多人,可能因为故事发生在矮楼的住宅区,重点不是灾难。那不讲周边环境,就讲讲这对父母,首先不知道雾气什么特质跑上楼是ok的,但是男主后面直接用手摸就过分了,不知道有没有腐蚀性。起码也得小心翼翼用手指轻轻点一下试试吧。然后去楼下找氧气瓶,不能砸了窗再上来换口气再下去么?然后就是氧气罐作为最重要的呼吸资源,没有详细规划使用频率和尽量平缓呼吸延长使用时间。而且还是去帮女儿换电池的重要工具。不知道没了之后就不能去换电池了吗?说到这又有个方法,你搞跟管子长长的水管,一头放楼上不就能一直呼吸下去换电池了嘛。然后就是去实验室拿防护服,明明有两套,都拿了还可以去救女儿的小伙伴啊,就拿一套。然后实验室没有氧气瓶和面罩的吗?实验室诶!物资丰富的地方,不搜刮干净再走?爆炸了上楼没检查箱子是否完好。最让人想不通的是,他们竟然全程靠走,路边那么多摩托车自行车,比你走路节约时间多了啊。说到这就扯到军队了,法国军队运输直升机都去哪了?士兵都死了吗?卡车开不进来不能装甲车撞开么?都什么时候了。对讲机只有两个么?两人出门不各自拿一个以防走散?在自行车行碰到一条狗,我还以为是变异丧尸狗呢,后来以为是动物园跑出来的狼,结果就是一条狼狗。旁边那么多汽车,钻进去关门不就咬不到了?留条缝用榔头敲死。我还以为到了车行会骑车去实验室呢。实验室起火也是神奇了,消防喷淋停电也是能用的,实验室消防这么渣么?实验室所有的门没有锁的,停电就能全打开?实验室没有单独备用发电机?氧气瓶医院肯定有,可能住的社区没医院,医院在城区高楼那边。男主在停车场看到有人被杀竟然没有危机意识,主动大喊有人吗,这不是找死行为么?不应该悄悄进去,没人拿了悄悄走随时留意有没有人回来。好在反应快。特意捡了枪后面也没用。楼顶间距很短的,找个梯子就能上能下能搭桥。完全没有食物储备,都没去超市便利店洗劫物资。没有想办法搞一点雾气研究成分。我记得韩国拍过一部类似的有毒雾气灾难片,一样沉在几层。那里面就生存元素很多。

全片最正常的是那个警察,搜集物资,找个地方苟,可惜没注意到雾气会缓慢上升,那个停车场呆不久,搜集氧气瓶才是最重要的,

假如是我是男主,前面肯定是一样,从到顶楼开始,先找根管子,去楼下砸窗然后一头让女主在窗边拿着一边找氧气瓶,长度不够就放在窗边,没事吸一口,当然要找东西堵住管口防止雾气进入管子。然后上楼观察雾气看看会不会升高,整理生存物资。背着氧气罐出门找商铺寻找有用物资,氧气瓶难找但是水管应该简单,梯子,绳索。考虑楼顶移动。然后用水管呼吸下楼找物资。遇到军队要的氧气罐回去能不用就不用。发现雾气升高,找个摩托自行车也行,找根棒球棒高尔夫球杆弩武士刀一类的武器平底锅简单防御出门,去实验室,搜刮物资重点氧气瓶。看看实验室能否从屋顶来回。去警局看看能不能搞到装备。去医院和潜水店看看氧气瓶。尽量不要遇到其他生还者。规划好路线,带足氧气瓶,找辆大的suv装上物资带着人离开市区往高的地方去。

 5 ) 真灾难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林 [猫]

本文发表于《上海电视》2020年10月某期。如需转载,请一定联系本人、一定注明、一定附上豆瓣链接!

------------

《呼吸》是两年半前在法国上映的电影,在豆瓣还不到6分,最近引入中国放映,时局变换,观众心情亦变,虚构故事和人物心境也不再那么遥远。看很多豆瓣短评质疑此片的视角局限,我意识到差评来源于人们对灾难缺乏想象力。好莱坞模式化大片长期展现的是全方位上帝视角,我们习惯于看到灾难从起因讲到结尾、从普通一家讲到将军总统、从衣食住行讲到医疗军警,《呼吸》却是局限于三口一家及邻居老年夫妻五个人活动视角的电影,观众不习惯,但这种不见森林只见树木的角度,正是灾难中真实的人类你我他之处境。灾难之下,停电停交通停通讯,人只能看见自己和房间。逃上屋顶的他人,暴乱群众,好警恶警,活狗死鸟,都是主角们目之所及的其他树木。导演的思路,大概是把五个各有特质的普通人放置在突降灾难的环境里,看看会发生什么。导演连普通人憋气时间都算得刚刚好,不是《战狼2》水下打斗那样超现实的憋气时间。

罗曼·杜里斯,是法国影坛中青年男演员里的中坚力量,虽年过四十才凭《新女友》提名法国凯撒奖,但他的表演自然,毫不夸张,有说服力,可喜剧可悲剧,可深情忧郁可跑跳动感,像梁朝伟那样容易让人遐想他即片中之人。从十九岁入行,他与法国老中青几乎所有优秀女演员都合作过,本片也是与“邦女郎”欧嘉·柯瑞兰寇合作。我见证他从饰演愣头青或忧郁青年,到目前频频饰演慈父,从文艺片演到法国主流商业片,再到好莱坞饰演配角——非英语国家所有一流演员在美国的角色困境。罗曼的演技,是稍有文艺性的商业电影的保障。

我不担心他演父亲,他会时刻担心患呼吸疾病而住在隔离舱内无法逃生的女儿,会在致命浓雾笼罩的巴黎执行一个个保护家人的短期任务,让脸部和身体呈现疑惑、紧张、焦虑、惧怕,这位文艺片常客游刃有余,而那些上房顶、落水、酷跑、飙摩托的戏,正值壮年的他亦能驾驭。这对十几年夫妻的感情有递进感,两位演员对此都很明确,片头他们有些隔阂,两人在后面戏份里彼此身体相对时的状态也说明如此,这是法国人即便在商业片里也不会放弃的、高于好莱坞的情感细节刻画。老年夫妻在深知儿子已死之后欣然在家等待死亡,也是欧洲价值观里动人的生命观。

中年夫妻为女儿“白忙活”,正是灾难时人最可能的处境,没人知道事态会如何发展,这也是关于亲子关系的隐喻。狗的几次出场,都是物种不会灭绝、人类尚有转机的铺垫。此片有“灾难元年”的意味,故事可继续讲,也可就此结束。

 6 ) 创意不错,BUG有点多

影片的创意很有新意,对于喜欢看灾难片的我来说很有吸引力。

但是,仔细看完片子后,我感觉剧本写得并不好,正常人能想到的剧中人没有几点想到了。豆瓣6分感觉还算是比较符合的吧,如果剧本完善一下,感觉完全可以是个8分左右的好片。

首先,在这种情况下,氧气应该是最稀有的资源了,应该能省就省,但是主角全片没有一种珍惜这种资源的。比如:

1.自己家就在楼下,去换电池就没有必要用氧气,从妈妈最后去换氧气就能看出开,多一口气就没事,男主在有氧气瓶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出去找一个长的水管之类的东西呼吸,再不济找个大点的塑料袋都可以。

2.去给女儿找太空服,这事需要两个人一起去么?要知道他们只有那两罐氧气了。然后被一只不知道哪儿来的狗追的跑来跑去浪费了大量氧气。

3.男主在途中就看见车祸的车上的防化服了,却依然要去拿太空服,是觉得自己氧气是无限的么?

4.两个人居然步行去拿东西,这是出事的第一天,车和摩托都能开的啊,再不济不是还有个自行车店呢么?

还有就是一些剧情点有点太牵强,所有的冲突都是剧中的一个角色非要做某件事,然后遇到的。比如:

1.女儿非要父母去找她男朋友,结果在男朋友家门口遇到了追他们的那条狗。

2.拿太空服妈妈突然要换路,结果遇到了爆炸。

3.男主掉河里只换了外套,里面的衣服还是湿的,肚子却被爆炸的气浪灼伤了。

还有就是最后的神反转,就是说之前本片所做的所有的一切全都瞎折腾了,她老妈拼了命的换电池变的毫无意义(虽然说是蠢死的白送命吧),这是要闹哪样。。。

 短评

发生在自己的城市,看起来真的触目惊心,全程真情实感的呼吸困难。如果有天巴黎变成了这个样子,那真的是人间地狱了。看完片子赶快趴到窗户旁边,看到一切如常,心情才慢慢平复下来……

5分钟前
  • 恬儿萌
  • 推荐

跟沙马兰的《灭顶之灾》一个问题:毫无“看点”,这片还不如那个。烟雾灾难效果,隔着银幕的观众无法感受到那种危机感,也不像《极限逃生》那样融入极限运动形成新的看点,按理说可以专注极端环境下的人性,但本片也没有这样做,而是照着灾难大片的模式硬撑了90分钟,所以整体很乏味,反倒结尾还有点意思,反向《迷雾》,但整体还是不值得看

9分钟前
  • 乌鸦火堂
  • 较差

创意不错,结局出乎意料。你的缺陷不一定是缺陷,反而可能扭转为优势。

14分钟前
  • 朝暮雪
  • 还行

毒雾突至,全城尽灭。相伴赴死,相依求生。无因无果,平平淡淡。

18分钟前
  • 艾晨
  • 还行

挺搞笑的,忙活了大半天,老婆还丢了命,结果全是白忙活。其实细想有几个bug,男主一家人其实都可以躲净化舱里,等要换电池再憋口气出去。女主也可以还换完电池后在净化舱内换口气或者等待丈夫救援。巴黎的屋顶上居然一个人都没有,难道大家都不上去避难吗......

22分钟前
  • 甜酒果爱睡觉
  • 还行

有点像低成本的《天赐之女》,但是最后收尾好突兀,感觉是拍到一半忽然没钱了……创意不错,可惜国内不让拍,不然我们这边真是太应景了……

23分钟前
  • 张小北
  • 还行

全片都是奇怪的脑洞。这啥惰性气体几分钟整个法国就完了?啊?就男主一家懂的往上跑?防化服非要两个人去拿?爆炸发生不检查一下?两人被一只不大的狗追的亡命天涯?警察杀同伴着急啥?母亲憋气换电池还要深情凝视浪费时间?走了十万八千里想到车可以骑不用走路!这可厉害了电影都要结束了。还要想泰坦尼克致敬一波贼鸡儿胡闹。结尾来个神反转服了,这脑洞和这漏洞,是法国人了

24分钟前
  • 打架鸭
  • 还行

挺一般的。。。不值得浪费时间看,有兴趣的,去看看几分钟看完一部电影的视频就可以了。

28分钟前
  • Pukii
  • 还行

50/100 在缺乏足够且有效的戏剧冲突情况下硬撑了80多分钟(末日题材中常用而且好用的人性之恶的展示几乎为零),最后的反转更是让之前牺牲带来的苦心营造的悲痛和伤感瞬间变成了哭笑不得和毫无疑义。科幻题材中的好概念距离好电影差得很远。

29分钟前
  • SELVEN
  • 较差

软科幻外壳下人文小品,基调平稳。

34分钟前
  • 小鬼Bono
  • 还行

法国人家的屋顶真美

36分钟前
  • 眯着眼的偎灶猫
  • 较差

表面是灾难片,实际电影想告诉大家的是,很多时候,父母都在用错误的方式爱孩子,甚至不惜付出一切代价,父母感动了自己,却不知一直在害孩子,使得孩子无法健康成长,无法认识真实的世界。

39分钟前
  • 云层里的月亮
  • 还行

这是一场黑色幽默。两夫妻为救呼吸不了氧气的女儿不惜牺牲性命与毒气搏斗,妻子还付出生命,结果原来女儿对毒气免疫,男主最后与女儿对调被女儿关进了密封舱。而且,剧情各种硬伤,男主爬上楼顶,这么偌大的巴黎,所有楼顶居然空无一人,难道巴黎人都是SB?

43分钟前
  • 306号房客
  • 很差

本片清新不造作地开创了“法式灾难片(又名佛系灾难片)”流派 即使欧洲沦陷 巴黎依然是美的是优雅的 即使人群暴动 主角家里依然是夫妻恩爱母女情深邻里和睦 还顺便领悟了爱的真谛 这一切都如同抄袭的小学生作文般工整纯真而无趣 唯一有趣的点 如果哪天灾难真的降临 法国可能确实撑不过三秒吧

47分钟前
  • anewpig
  • 还行

还可以吧,结尾比较荒诞。国内太难看到法语电影了,上映的话就去看看

49分钟前
  • 小山生桂枝
  • 还行

毒雾巴黎,屋顶迷宫,坠河躲恶犬,跳楼战恶警;小成本近未来末世,没想到还挺感人的

50分钟前
  • kylegun
  • 推荐

几乎一定是有政治隐喻的,应该是影射五月风暴吧;被人看轻了。社会动荡是阻挡不住的,年轻一代自有他们应对的方法。强烈推荐不屑一顾的人再看看。

54分钟前
  • 无能狂怒人
  • 推荐

没见过这么沙比的父亲,要面罩只要一个,两个人见到狗疯跑,tm大老远去实验室拿防护服,只拿一个。哦对了,还有杀人毫不犹豫,真的是毫不犹疑,nb

59分钟前
  • Logan wayne
  • 较差

主角一闭住呼吸,俺也闭住,发现完全撑不了那么久。

1小时前
  • 笑笑笑笑笑笑
  • 还行

法国为数不多的灾难片,有关雾霾袭来后的应对,但是明显的是法国人没见过真正的雾霾,因此设定为雾霾只会存在于五层楼高度以下,所以上面依然是蓝天,住在低楼层的人都因此丧命,可以理解,是环境限制了你们的想象力

1小时前
  • 耐观影-Xavier
  • 还行

返回首页返回顶部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